撰文、攝影:馮晞帆@新車評
閱讀文章前建議先觀賞全方位看圖說車,請選擇:(1)PC版用戶(2)手機版用戶
途安車型在2003年推出,在隨后的十多年里,一直沒有真正換過代,內在很多東西其實已不太跟得上潮流。記得我們在2014年借過途安做車評,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途安車廂功能各種難操作,簡直停留在“荒蠻時代”,于是被我們將推薦等級降到了比較不堪的“值得推薦-”。途安L是途安十多年來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換代車,用上了最新的MQB模塊化平臺,以及大眾最先進的動力系統(tǒng)和科技裝備,車廂功能也開始跟上了人類文明的步伐……
造型公式:高爾夫7+夏朗=途安L
途安L能看出很多傳承老途安的地方,但又能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臺全新車。大家可能經常取笑大眾的車套娃什么的,但我個人還是挺佩服大眾的設計,設計做到傳承之余又不會老氣落伍,保時捷911也是這樣的典范。途安L外觀可以說是高爾夫7和夏朗的混合體,車頭處能看到一點高爾夫7的影子,側面很有夏朗的味道。夏朗一個特點就是側窗很大,側面看起來覺得特別通透,用手機的話來說就是“屏占比”很大,途安L也給人這種感覺。
汽車廠商深知中國消費者喜歡大空間,部分車哪怕原來沒有短軸版,都喜歡加個“L”來制造心理暗示,比如豐田致炫L、起亞索蘭托L,以及這里的大眾途安L。從尺寸上看,途安L確實要比老途安大了一整圈。由于車身往上發(fā)展像個吹脹的氣球,讓人覺得車子很大,但其實長度要小于卡羅拉之類的A級車。引出這類車的一個好處,就是空間利用率很高,看著和坐著都很大,但實際占地面積很小,日常停車泊位比很多A級家轎還輕松。
當速騰開就對了,但行駛質感逃不出單廂車魔咒
車廂空間利用率高,后排頭部空間開揚等這些優(yōu)點,其實SUV已經做到八成以上,為什么歐洲人還是那么執(zhí)著做這種基于轎車底盤的MPV?這個嘛,開一圈途觀,然后再開一圈途安L,你的疑竇就能解開。這種轎車型MPV強就強在駕駛信心,雖然談不上什么樂趣,但整臺車轉彎時的重心變化更接近于轎車。有人會怕途安L開起來很笨拙,實際上開起來非常輕巧,把它當成是臺速騰來對待就可以了。
途安L的“輕巧”不僅體現在車身反應上,還體現在駕駛者的操作上。近代大眾車在駕駛方面越做越親和,弄得日系車在這方面已沒有什么獨占優(yōu)勢。途安L的方向盤很輕,但輕得不虛假。我很喜歡一只手端著方向盤來開途安L,很有周末度假的愜意感。 途安L的動力也是讓做“奶爸”這件事變得不那么讓人皺眉,1.4T憑著渦輪瞬間達到最大扭矩的特性,再加上DSG電光火石般的降擋速度,市區(qū)超車很得心應手。這副動力唯一讓我不大喜歡的地方,就是油門初段像在捏海綿,捏走虛位才開始擠出水。按照過去經驗,這種很懶的油門是大眾有意而為之,油門懶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出在油門懶得不線性,途安L前面幾度油門的“水分含量”接近100%,到達一個閥點后動力又突然出來。
途安L懸掛很有“德”味,不是單純靠軟來吸收沖擊,保持一定硬度,但又有足夠韌性來收縮吸震。行駛起來,途安L底盤保持上代途安穩(wěn)扎的特點。相比老途安,途安L底盤更加有厚感,就是沖擊像隔著層薄海綿再上來,老款懸掛比較硬實,比較有老派歐洲味(從車型年份來看確實老)。不過作為廂式車,由于車架受力情況跟轎車不同,加上車廂共鳴腔效應,以及車內座椅等部件的雜音,總之過稍大的溝坎,車廂會有松散的感覺,不如同價位轎車那么有扎實感。執(zhí)著于行駛品質還是選轎車或SUV,單廂車目前還未能克服物理上的問題。
德系車廂人性化不如日系?這句話已經過時
途安L車廂依舊奉行大眾那種很德式的精致感,簡潔得讓人詞窮不知怎么去描述它,但看起來就是挺上檔次。途安L這個內飾放到帕薩特、邁騰這些B級車中,大家也不會有任何意見。不過或許是成本所限,途安L的儲物格內沒有鋪設絨布。
除了德式精致以外,途安L車廂另一個關鍵詞是“通透”。猶如前文所說,外面看著覺得車窗比例很大,結果是里面看出去的開揚感比上代途安明顯更好,無論前排還是后排 的視線都很開揚。途安L加上有全景天窗坐陣,用買房的語言來說就是這臺車“采光”很好。按照馮編風格,恭維完之后,接著肯定要吐槽。大家常說手扭式座椅調節(jié),屬于PQ35這些老平臺的頑疾?,F在都已經到MQB模塊化平臺,低配車型的駕駛席靠背依然要靠“扭”來調。這樣做倒是有個好處, 就是讓高配車型上的電動座椅魅力大增……
上圖是途安L的五座版,中排座椅跟七座版一樣都是三等分。座椅三等分的好處在于,后排三人乘坐時,中間乘客的待遇能夠得到保障。 其實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于7座車來說,獨立座椅比較容易實現翻折,讓乘客從兩邊都能進出第三排??墒欠奖氵M出第三排這個便利性,五座版的用戶體會不到,卻要承受因此所帶來的問題。由于是三等分,后排每張座椅靠背都比較窄,身材較大的人坐上實在別扭。另外,途安L的座椅填充偏硬,與沙發(fā)二字無關。
不過途安L后排空間倒是很闊綽,不光光是腿部空間大, 類似價位很多轎車的腿部空間也很大,關鍵是途安L較高的車頂帶來更大的開揚感,猶如某些樓盤標榜的N米層高。大車窗加上高車頂,途安L后排有點坐旅游大巴的感覺,乘客不容易暈車。后排乘客裝備待遇方面,除最入門的風尚版以外,其余車型都有小桌板和后排獨立空調。小桌板還配了小杯架,郊游時在車上吃個快餐非常方便。
途安L有個很聰明的設計,后排左側座椅隱藏了兒童座椅功能?!罢賳尽眱和蔚牟襟E非常簡單,只需將坐墊拉起,換上特殊的頭枕即可。 傳統(tǒng)兒童座椅在不用時,裝在座椅上占座位,拆下來又占尾廂,隱藏式就沒有這種尷尬,讓家長對兒童座椅少了很多拒絕理由。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兒童座椅僅適合115cm以上身高的小孩,幾個月大的兒童還是需要另外去買提籃式的兒童座椅。這種設計倒是有個副作用,就是兒童座椅收納起來時,坐墊會有少許凸起,乘坐舒適度要打點折扣,所幸這個隱藏式兒童座椅屬于選裝配置。
途安L最可能吸引買家的地方,無疑是第三排,目前消費者能選到的七座車數量仍相當稀少?;蛟S看到這個“剛需”的存在,大眾將第三排列為選裝件,讓消費者額外價錢購買。這次試駕會七座車數量很少,我們分到的只是五座版本。所幸在去年廣州車展體驗過途安L的第三排,這里可以簡單聊聊。我175cm身高入座,將中排座椅調到最前,膝蓋剛能不頂到前座。只不過這個第三排毫無舒適性可言 ,座椅單薄毫無支撐,高地臺將腿腳托高,整個人蜷縮著坐,頭直接頂著天花板。短途通勤還是可以,坐超過20分鐘,我立刻跟車主絕交。如果第三排長期有較高的“入住率”,建議還是選奧德賽、GL8這類真正的MPV。
【五座版尾廂】
【七座版不放倒第三排時的尾廂】
途安L不僅后排空間大,尾廂深度也非常大,簡直是居家旅行殺人滅口之必備。七座版在第三排拉起的狀態(tài)下,尾廂會縮小到上圖的狀態(tài),但還是能放個旅行箱在里面。七座版放倒第三排后,尾廂實用性跟五座版基本無異。只不過七座版由于尾廂需要用來收納座椅,導致備胎“無地自容”,車上僅備了補胎液, 爆胎的破口太大就只能等道路救援了。在操作方面,老途安由于是十多年前的產物,座椅功能操作起來既復雜又笨重。在途安L上,座椅放倒折疊變得簡單輕松,拉一下繩子就完事,車廂便利性方面已經和日系車沒有差距。
科技裝備看著流口水,但你存好錢沒?
途安L的科技裝備非常豐富,自動泊車、預碰撞、ACC智能巡航等一應俱全,比很多品牌的頂配B級車還厲害。只不過這些裝備要不就是到頂配才有,要不就是選裝配置。不過選裝倒是個挺好的做法,過去常有種尷尬,就是我很喜歡某個裝備,往上買高配吧,卻會有很多我不需要的東西捆綁在一起,等于我給了很多冤枉錢,選裝就能做到任君選擇。值得一說的是,自動泊車系統(tǒng)發(fā)展到3.0版本,除了能像2.0那樣完成垂直車位和側方位泊車以外,還增加了用車頭停入垂直車位的功能。不過這個新功能簡直雞肋,哪怕女司機也懂得用車頭扎進車位。而且在國內用車頭進垂直位是個壞習慣,容易被卡著出不來。
結論:顧家男人的best choice
正如開頭所說,途安其實是十多年里第一次真正意義的脫胎換骨,因而提升非常巨大,畢竟老途安推出時我們還在用諾基亞鍵盤機!如果想在這個價位買注重空間的7座車,途安L可以說是最佳選擇。豐田逸致乘坐空間跟途安L不是一個水平級上,杰德第三排確實有實用性,但整臺車取向不同,低矮造型傾向于操控,坐在里面沒有途安L那種開揚感。馬自達5空間能拼一拼,但技術偏老舊,尤其是動力系統(tǒng)。不過途安L買家事前需要考慮的一點,就是廂式車由于車身構造等緣故,行駛質感要比轎車和SUV松散,算是為寬敞開揚的空間所作出的犧牲。綜上所述,我們給予途安L“值得推薦+”的評價。
【大眾途安L首試印象】
突出優(yōu)點:第三排能“塞”人;中排空間寬敞通透;操控上能當成轎車來開;車廂功能人性化程度高;
主要短板:行駛質感有廂式車特有的松散;三等分的中排座椅窄而不舒服;油門初段“水分”太多。
【新車評網推薦等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