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車的佳通128,3年零3個月的輪胎,還很好。要說佳通的質量真的不錯,在09年買車的時候正是錦湖鼓包門鬧得最厲害的時候也沒聽說過佳通出問題。這個車胎硬,耐磨性好,3年的胎沒磨下去多少,花紋幾乎還跟原車一樣深,當然我跑的也比較少,不到三萬公里。只是有一些輕微的裂紋,估計再跑3萬公里也沒有問題,但是最近很想在車上敗家,尤其是上次發(fā)文說的對噪音越來越敏感,全車噪音提升估計是沒有希望了,但是胎噪實在太大了,可以改善。正好孩子大點了,以后帶寶貝出去玩小長途的機會更多了,給自己個充分的借口把輪胎換掉。媳婦從來不管車也不懂車,一切都是我說了算,我說該修車就修車,改換車就換車。呵呵得瑟一下啊。
咱在新奇軍混的久了,久聞朝陽神胎的大名,基本決定了買朝陽,當時也考慮了米其林和馬牌,不過米胎價格高不少,跟朝陽又是一家生產的,所以pass。馬牌去一個朋友做代理的店里看了,同樣規(guī)格的400多一點,但是其實也不是德國生產,也是國內工廠生產。我覺得跟朝陽不會有質的差別?;旧暇投松铣柼?。
朝陽195胎基本上就幾種,rp26,rp36,還有什么07啥的,對比了半天,因為rp36是新花紋,多了側壁加厚,所以果斷決定入手rp36.在買的時候又糾結了一段時間,因為195r15的有55和60兩種,原車胎是55的,較為扁平,但是很多a5的車友直接上了60的,胎冠高一些,據(jù)說舒適性會提升不少,另外高速過坎震裂輪轂的可能性也小一些。唯一的糾結就是原車備胎沒下過地,不想換。糾結了幾天決定上60,因為原車胎一直沒下地,下地的可能性很小。臨時將就一下也是可以用的。
然后網上下單,幾天到貨,找個修車店幫忙裝車。換胎4個60包動平衡,然后四輪定位30.價格真是不貴,但是發(fā)現(xiàn)賣家答應送的氣嘴沒有,去,只要被宰了一刀重新買了4個氣嘴花了60快,省的錢全吐出來了。裝的時候忘記拍照了,發(fā)個裝好的吧,恰好今天早上下雪了,呵呵
這都是小事,下面重點,談談感覺:
這個胎跟佳通128完全不同,換胎就感覺到了,很軟,我出門上馬路就發(fā)現(xiàn)胎噪明顯降低了,尤其是有縫的水泥路,至于過坎,有改善但是沒有想象的那么明顯,心里有點小失望。(后來發(fā)現(xiàn)其實是氣壓的問題)從修車店回家10公里,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感覺車的路感變差了,也許是因為胎冠高,所以車提高了1cm不到,感覺明顯不一樣了,以前三年的佳通,硬的梆梆的,但是路感很清晰,現(xiàn)在有點軟綿綿,好像操控不如以前那么直接了。也許是心理作用,畢竟才10公里不到。
回到家里有點晚了,趕快回家吃飯陪孩子玩,也沒想太多。
第二天早上上班,過單位很高的減速帶,感覺舒適性有所提升,但是不是太明顯,失望中~~中午到家后突然想起來,修車小店一般都把氣壓打的很高,拿出氣壓表測測,一測嚇一跳,我以為他們最大打到3個,結果4個胎都是3.2,我去,胎壓也太高了吧,怪不得,直接放氣到四個胎2.5。下午在一上班,果不其然,舒適性一下提升了一個檔次,簡直可以說是質變:
一路上感覺過爛路對細小震動的過濾非常的好,為此還特意繞行跑了一段很差的水泥路,感覺胎噪小太多了,舒適性提升非常顯著。
以前總說其實a5的極限不小,就是日常駕駛感覺震動大,懸掛松散。換胎之后完全不是那種硬震動的感覺了,有點韓系車的感覺了,肉肉呼呼的,很舒服的家用車的感覺。尤其是a5后懸掛被人詬病的過坎彈跳的感覺,改善不少,通過單位很高的減速帶時感覺很明顯。當然從我的比較淺薄的直接感受上,是質的飛躍,當然缺乏科學性,我個人甚至建議土鱉廠家換胎。
a5的懸掛底子還是不錯的,我估計可能操控極限有所下降,但是不會太多,因為從定性的分析來看,胎冠增高,車中重心提高會操控變差,但是軟胎比硬邦邦的原車胎抓地力應該還是有所提升,一正一副,操控也不一定會下降很多。 當然廠家選胎除了操控等測試之外還要考慮安全、成本等等原因,這個俺是外行。
不過從感受的角度上,和超值的價格和胎壁加厚,我覺得想換胎又舍不得銀子的gjh完全可以考慮這個威獅rp36 。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