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亦發(fā)至某某之家的凌派論壇,特此說明。
魔都一渣叔是去年3月提的凌派,2015款手豪摩卡金,之后發(fā)過一個半吊子提車貼——確實是半吊子,因為車前車后的兩塊鐵皮沒有搞定。
直到今年7月,托友人Y君之福(Y君文成武德千秋萬載),終于拔掉了這根心頭刺。拍中的一瞬間,渣叔的腦海里只剩了一句歪詩:夏風得意馬蹄疾,半日看盡魔都花。滾滾熱浪中,居然想去RM廣場跳個巴扎嘿,順帶去某拍門口豎個大指。
整個拍牌過程歷時21個月,前后支出10萬掛零。
一貫摳門的渣叔以一貫的惡趣味算了一筆小賬:迄今為止,齙牙行駛2萬公里,油費花銷8090元;假設(shè)其他條件不變,兩塊鐵皮身上的10萬元,可讓凌派行駛24萬7千公里;以家用車每年1萬5千公里行程來算的話,相當于齙牙16年的油錢。
(喂喂,別在這兒充當爺們版祥林嫂了,說到底,后知后覺,再加不領(lǐng)行情,而已。幾十歲的人了,鬧什么中二?老老實實談車吧。)
好的,多談車,少扯牌。這十幾個月里,在滬C的名義下,渣叔開著一臺齙牙車在外環(huán)外游蕩。雖說是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牛車(不是那個牛車,是拉長音的牛~車)依然時不時就能撞見幾臺。也談不上有多羨慕或者好奇,事實上,渣叔是懷著一顆同情之心來看待諸如堂堂一輛紅色馬拉利怎么還在下一個紅綠燈路口等俺這類咄咄怪事的。當然,某次紅轉(zhuǎn)綠首位發(fā)車起步,左邊車道那輛正對著前方綠化隔離帶的AMG電光火石間就搶了俺的直行路線,排氣管啪啪放了兩記悶氣便一騎絕塵,渣叔的心里還是會涌起雙截棍對戰(zhàn)AK47時的無力感。
也罷,對于出身飛度平臺、139馬力的齙牙派來說,本職工作就是老老實實買菜,偶爾在宏光榮光之光們中間突出重圍,已是善莫大焉。話說回來,魔都這種彈丸之地,雙R魚叉大小牛也就比普??靷€一刻鐘到家不是,有啥了不起的?噢,不對,前面就是莘莊立交,俺這個滬C得繞路了,其他C你們繼續(xù)哈。什么,已經(jīng)是下午3點,外牌馬車必須回歸南瓜本色?哎,不就是個上上下下的選擇嘛,哪兒像俺這種滬上Countryman的車,連進進出出的資格都木有。
貼著外環(huán)繞圈子也沒什么,無非是多參觀學習一下日新月異的城市變化唄,比較要命的是在哪兒停車。渣叔瞅著地圖研究了半天,覺得還是停在某涇比較靠譜,于是就走上了跟某涇停車眾們相反的線路:清晨搭早班地鐵到停車場取車開去郊外上班,傍晚再來個逆向操作。折騰了一點,但總算還能持。
當然,能不能持都是相對的。某涇停車場的茶包出在旁邊那座四葉草,隔段時間就會辦個展覽,引得幾萬十幾萬人拎著大包小包宣傳材料外加贈品把地鐵站內(nèi)外統(tǒng)統(tǒng)擠成沙丁魚罐頭,順帶連累蜀黍們出動把渣叔去往停車場的必經(jīng)之路給封了:下午4點到晚上8點多。又攤上渣叔這種優(yōu)柔寡斷的主兒,既不舍得找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旮瘩撂車走人,也不甘心繞道把車停到某橋機場或火車站停車場多付幾十塊錢的過夜Fee,只好像個無家可歸的酷罵萌,繞著外環(huán)兜啊兜。某回碰上個開起來不帶停的展覽會,讓渣叔的心情low到了淀山湖底,繞著某涇兜了2圈,半首歪詩脫口而出,原文如下:
有車卻無牌,外環(huán)成禁地,勉強停某涇,眾僧搶薄粥,
屋漏逢夜雨,某涇辦展覽,蜀黍把路封,渣叔失歸途,
眼見夜幕深,踟躕外環(huán)邊,路燈影依稀,心念少年時,
勸告后生郎,珍惜好辰光,認真混社會,莫蹈渣叔轍。
好吧,說一千道一萬,問題的根源就一個字。年少時總覺得自己還有機會翻身,現(xiàn)在看來,或許真的是要一直這么咸魚下去了,呵呵。
OK,額度到手,鐵皮的問題總算告一段落,下邊談車。
齙牙上手17個月,2萬公里,目前為止一切正常。左后輪扎過一次胎(中土何處不修路),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刮蹭總共3次(其中2次都發(fā)生在清明節(jié),真真酷了個萌的)。出了磨合期、熟悉了車況之后,以為會跟刮蹭說拜拜,結(jié)果依然中槍。第一次是在郊外某不毛地帶,空車位多得能停半個機械化師,渣叔還特意為旁邊車輛的駕駛位預留出足夠的空間,結(jié)果到了取車的時候,依然是眼鏡碎了一地——齙牙的左側(cè)車頭,赫然出現(xiàn)一大塊刮蹭痕跡。臨了是有苦無處訴,只好拿支常備的補漆筆DIY了一回。
第二次、也是迄今為止最心疼的一次,發(fā)生在今年的清明,某老舊小區(qū)臨時擠擠停車。之前也在這里停過幾次,算是熟門熟路。進小區(qū)直行50米之后一個T字形窄路口,左右一瞅,木有看見行人,加之瞄見右側(cè)赫然空著一個車位,興奮之余順手一把方向,結(jié)果就聽見車身右后側(cè)刺啦一記聲響。心碎之余,渣叔多少還有些不解:沒道理會擦???
下車一看,傻眼了:距拐角一米處戳著一根矮挫挫的隔離樁。據(jù)說是要配合大整冶,新戳的。
渣叔心中一萬頭羊駝奔騰,偏偏還不好發(fā)作:順T字路進來的時候,其實是瞄到左右兩邊各突著一根矮挫挫的,不過1)瞅見車位太興奮,瞬間忘了隔離樁的存在;2)瞅見車位不淡定,急吼吼失落平常心;3)入彎過于想當然,速度偏快、角度偏小。一句話總結(jié):拿舊經(jīng)驗來面對新情況,后果自負。
只是,在這個地方戳根桿子,坑啊。
整個事件最讓渣叔崩潰的一點:刮蹭的是凌派最不能被刮蹭的地方,側(cè)面兩道腰線之間,從右后車門中間一直劃到后翼子板中部。
由于馬上就要出車,也來不及叫保險了,渣叔駕輕就熟地掏出常備的補漆筆,二度DIY。
后續(xù)的發(fā)展是,渣叔又去該小區(qū)停過幾回,發(fā)現(xiàn)右側(cè)那根隔離樁已被撞得歪歪扭扭幾近撲街(不是俺干的),此情此景,令人欣慰。
好吧,不扯這些破事,咱只談車。
1)關(guān)于油耗
在五千至兩萬公里這一區(qū)間,以每5千公里為一記錄單位,平均油耗分別為6.8、6.7、6.6升每百公里。行車以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公路為主,很少高速。
在油表接近或剛亮黃燈時去加油站加到跳槍,基本都在40升左右(凌派油箱47升),一般來說,一箱油加滿(92#),600公里無壓力。
手動擋凌派在高速公路上未必比CVT版省油。高速公路行駛,時速100公里,5擋轉(zhuǎn)速已破2500;時速接近120,轉(zhuǎn)速已近3千。
本人單程最低油耗是在路況相當良好的遠郊某快速路上錄得的:20多公里的路程,油耗4.9(只此一回)每百公里。向那些開出3字頭(甚至2字頭)的大神們致敬。自嘆弗如。
換牌后,在外中內(nèi)環(huán)游來蕩去的次數(shù)會相應增加,但愿油耗能守住8。
2)關(guān)于隔音和減震
隔音好,不宏達。不過齙牙是個本地特供車,隔音方面得到了較多關(guān)照,在農(nóng)機廠的產(chǎn)品序列里似乎處于中上水準,至少渣叔本人不覺得發(fā)動機和風噪有多大滋擾。
路噪還是有,感覺問題一多半出在四條橫濱輪胎上,看在這什馬優(yōu)科豪馬比較耐磨的份上,放一馬。
當然,宏達終歸不是通用。俺這臺手動凌派(用藍桶機油)的噪音控制,極限大約是在115公里左右;高速駕駛,在后排有乘員的情況下,渣叔不會突破這個臨界點,否則,轟隆隆的拖拉機聲,你懂的。
相形之下,減震梆梆梆就只能接受了(要求高?少廢話,同級請換PSA)。不過渣叔一般不開齙牙上山下鄉(xiāng),搓板路走得也少,所以沒那么一驚一乍的。真碰上G1501這種奇葩,頂多也就注意一下躲躲彈坑,實在躲不開,干脆放慢速度,由它砰砰砰。
3)關(guān)于手動擋
渣叔選擇手動擋,跟磨練技術(shù)、尋找樂趣、陶冶性情之類的標簽無關(guān),只為省點小錢。
真要扯這些高大上的調(diào)調(diào),也不能選這小腳配個大殼子的凌派。想拐彎抹角如砍瓜切菜?出門左轉(zhuǎn)??怂褂肄D(zhuǎn)昂克賽拉(雖然只有1.5的),不謝。
手動擋的好處不是沒有,不過放在堵車長龍綿延不絕的今時今日,連續(xù)十幾次坡起(舊款凌派還沒上坡輔助)還沒爬出一百米,好意思扯什么操控?還樂趣?樂個趣。
話雖如此,左腳右腳踩來踩去、左手轉(zhuǎn)轉(zhuǎn)右手拽拽,時間一長,也就習慣了,權(quán)當鍛煉小腦,預防AD。
4)關(guān)于加裝
渣叔是機械小白,動手能力差,基本唯原廠是從。從山寨大屏、倒車影像、PU皮、蝸牛喇叭、四門一鍵升降,到氙氣大燈、整車隔音、底盤裝甲、頂巴、KYB藍桶這些,一個都沒搞。
不懂行,嫌麻煩,怕折騰,荷包也緊。
到頭來只做了兩件事:去4S加裝了超配限量版上面那個不怎么清晰、不過也不怎么礙眼的行車記錄儀(好吧,其實是被宰了一刀);在某貓上淘了兩根液壓挺桿,撐在發(fā)動機蓋底下——沒什么實際用途,頂多是在加玻璃水的時候充充門面。
5)關(guān)于隨車物品
理論上說,隨車物品放得越少,越有利于油耗表現(xiàn),實際情況是:管他的呢。渣叔性格偏向于杞人憂天,動不動就有拎一箱現(xiàn)鈔(五元十元面額居多)漏夜逃亡的沖動,所以車上未雨(亂七)綢繆(八糟)的東西堆了不少。
初步統(tǒng)計,常備物品包括:氣溶膠滅火器、充氣泵、啟動電源、強光手電、帶割刀的救生錘、常用工具盒、補漆筆、導航儀、胎壓計、挪車牌、玻璃水、雨刷條、方向盤鎖,還有兩塊路沿坡。
咦,似乎還缺了點什么……尾箱里要備罐機油么?噢,那是高檔車的做派。
6)關(guān)于機油、機濾和空濾
齙牙開了2萬公里, 進4S保養(yǎng)了四次。自打首保泄了初裝油,渣叔就開始瞅這SM的藍桶不太順眼,總想重溫磨合期內(nèi)初上手時那種絲滑的感受——倒不完全是心理作用,從代工裝車油換到24K礦物油,發(fā)動機噪音的確有所凸顯。問有無其他選擇,答復說要么你用5W40的金桶。想自帶機油?現(xiàn)在還在保修期內(nèi)哦。
然后渣叔就只能干瞪著別人送的或者自己囤的幾桶某日石某馬力020/030發(fā)呆。不過想想也沒啥,事在人為嘛。
機濾倒是鼓搗了幾個,不過應該都在出保之后才用了:曼牌電裝馬勒博世,一種牌子來一個(湊齊WIX方牌索菲瑪,能召喚出齙牙龍么?)。
至于空濾,倒是想把原廠件進行到底的——渣叔自說自話換過一回網(wǎng)購的空濾,開了一段時間,感覺車輛有闖動現(xiàn)象,換回原空濾后即恢復正常。從那以后,叔就掉轉(zhuǎn)方向,單去折騰空調(diào)濾了。
7)關(guān)于換車的念頭(非托非黑)
這個話題比較敏感,起因是齙牙派那個讓人心緒不寧的小鋼牙親戚:10代思域。
14年剛打算買車的時候,9代半思域并不在考慮范圍之內(nèi):后獨立懸掛?魔幻駕駛艙?左轉(zhuǎn)右轉(zhuǎn)有運動范兒?還不是跟齙牙派一樣的R18Z型發(fā)動機,后排縱向空間和頭部空間捉急,尾箱容積差強人意,底盤單薄,噪音很有農(nóng)機范兒,配置也相當一般:只有不走量的最頂配(不算Si版本,當然,那個更不走量)才有VSA。
此一時彼一時。
渣叔沒有為小鋼牙做廣告的意思,也不會抹黑自己人生的第一臺車(慚愧哦,年過40才開上第一炮)。口水戰(zhàn)就免了吧。喜新厭舊?或許。
不過有一條,在小型SUV高燒不退、緊湊級車市場紅海變黑海(軒逸都會開裝車身穩(wěn)定系統(tǒng)?天地異動之兆?。?、宏達農(nóng)機逐步渦輪化的今天,齙牙派的位置似乎變得有些不明朗——回歸鋒范行列配1.5自吸?跟隨二汽表親上渦輪?1.5T還是1.0T?或者干脆會出現(xiàn)一個廣本版的小鋼牙?啥,德原朗怎么搞俺就怎么搞?人家沃克斯大伐根在中土稱雄多少載,其倚天屠龍的號召力豈是宏達小農(nóng)機所能比擬。
說了半天,似乎開著個不招正宗宏達粉待見的齙牙派的渣叔,其實內(nèi)里也是半個農(nóng)機黨?咦,渣叔的這個拖拉機情結(jié),究竟是從何時開始的咧?想來想去,應該是在上世紀90年代、渣叔剛剛踏上社會的時候:打第一份工的單位里,有位玉樹臨風的前輩,頗有些門路地開著一部進口本田500cc摩托車,整天價招搖過市,或許就在那一瞬間,呵呵。
這就叫做情懷。后生們別撇嘴,這玩意兒才是掏錢刷卡掃碼背后的終極動機。究其原因么,據(jù)說是上了歲數(shù)之后,大腦皮層底部物質(zhì)泛起所致??瓤?,十幾二十年后,某某后們也會懂的。
最后補一條花絮。
鐵皮中標之際,魔都正在沒日沒夜地蒸桑拿。因為想早點拿到額度單,渣叔在半夢半醒之間,糊里糊涂地跑到虹口足球場去付款,結(jié)果被戰(zhàn)天斗地綿延數(shù)百米長的購標書人群給嚇得不輕——沒有幸災樂禍的意思,渣叔也買過4次標書。后經(jīng)保安兄弟提點,轉(zhuǎn)戰(zhàn)共和新路。一分鐘之內(nèi),砍瓜切菜,將近九萬塊錢就逝者如斯夫了。
共和新路那個付款結(jié)算點,是在百聯(lián)汽車廣場里面。一路進去,發(fā)現(xiàn)旁邊停了一堆二手車:前任英朗、舊款途安、猴年馬月的GL8、老CR-V…… 想象了一下凌派插著草標在這里凄風苦雨任人指指點點的場景,終究有些心酸。算了,齙牙派還是襯渣叔的,開下去吧。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